“一梯一码”为安全加码
2024-12-06 10:49:52? ?来源: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北京的电梯要有“身份证”了。据报道,明年4月前,全市共计31.6万台电梯将全部实现“一梯一码”,维保人员须先扫码后维保,避免维保“造假”。 “一梯一码”,即为每一部电梯配上专属二维码,电梯型号、生产厂家、维保时间等重要信息“一扫即知”。过去,电梯维保基本通过纸质记录,数据不透明、监管难度大,维保糊弄了事的情况不时发生。普通市民即便对各项数据的真实性、科学性存疑,也很难了解情况。电梯“身份证”上线后,维保人员须通过人脸识别、位置定位验证才能开展工作,市民可扫码监督维保情况,执法人员也可全过程非现场监管。一码互联,让维保过程也“晒晒太阳”,相当于为电梯安全又上了一把锁。 从住宅、商场到办公楼,电梯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标配。作为全国最早安装电梯的城市,北京电梯保有量已突破31.6万台,其中,使用15年以上的居民住宅老旧电梯达4.5万台,居全国首位。但不可避免的部件老化、磨损等问题也暗藏“伤人”风险,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格外重要。为此,本市也下了不少细功夫。仅今年以来,从加强电梯抽检,公示警告虚假维保单位,到进行“体检”评估,计划明年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全覆盖,再到出台应急《指引》,为隐患严重电梯更换建立快速通道,都是为了消灭电梯安全的“黑洞”。一套组合拳下来,今年前11月,全市受理电梯诉求较去年同期下降33%。 城市治理重在细节。对于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,大拆大建的发展思路已经过去,如何更高效、更实在地办好每一桩民生小事,直接关乎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很多事情看似琐碎,背后也牵涉众多主体,找准切口尤为关键。就拿小小一部电梯来说,“老龄化”电梯超期服役,设备更新迫切,可有些老旧小区没有物业、濒临失管,谁来牵头?钱又从哪儿来?再如,老楼加装电梯,难在取得业主一致同意,又该如何平衡各方利益?解决痛点难点,在各方意见中找到最大公约数,持续推进民生改善,城市运行也将更加平稳有序。 |
相关阅读: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